山西胎毛筆DIY制作
該用戶其他信息
———線上溝通
與商家溝通核實商家資質
線下服務
核實商家身份所有交流確保留有證據(jù)
服務售后
有保障期的服務請與商家確定保障實效
山西胎毛筆DIY制作
套接筆頭 將筆頭根部和筆桿套接筆頭的凹槽內(nèi)涂上木膠水,然后將筆頭塞入筆桿凹槽內(nèi)轉動一下筆頭,讓扎筆頭的線都藏在筆桿里面。等待24小時,保證筆頭完全固定在筆桿上。請勿貪圖方便使用其他膠水,特別是不能使用502膠水,如果使用502膠水制作失敗將對胎毛造成不可修復的破壞。
上漿 在一次性水杯中放入半袋的上漿粉(剩余的備用),放入兩茶匙少量清水直接用食指攪拌成粘稠的糊狀。如果太稀可以把剩余的上漿粉倒入適量,太稠則再加幾滴水。放入筆頭,讓筆頭盡可能充分地與漿液接觸。隨后再用手指擠捏筆頭,把筆頭中的漿液都擠出來完成上漿。
做好了雛形,就要轉動胎毛筆桿并用手指撥動,讓筆頭的截面盡量接近圓形且不歪向一側,使筆頭看起來更美觀。擺放在陰涼干燥處24小時以上,等待筆頭完全干透變硬后方可戴上筆帽保存起來。
胎毛筆是用嬰兒出生時從母體帶出的毛發(fā)做成的毛筆,它具有人生“僅有一次”的自然發(fā)鋒,彌足珍貴。父母可將孩子的姓名、出生時間以及對孩子的殷殷深情和期望雋刻其上,是父母送給孩子的珍貴的禮物。
胎毛筆純由手工制作,制作工藝十分復雜。一支胎毛筆從原料進口到出廠,一般需要經(jīng)過擇料、水盆、結頭、裝套、蒲墩、鑲嵌、擇筆、刻字等十二道大工序,從中又可細分為一百二十多道小工序。
在眾多胎毛筆工序中,以擇料、水盆、結頭、擇筆四道工序要求甚高,室內(nèi)裝潢較為講究,尤其是水盆和擇筆。主要工序由技工專司,選料精細,制作精工,尤其講究鋒穎。制作工匠秉承"精、純、美"的準則,生產(chǎn)出"尖、齊、圓、健"四德齊備的成品胎毛筆。
胎毛畫珍藏胎毛,是中華民族的一大風俗。自盛唐以來,民間就逐漸形成了取嬰兒胎毛制作胎毛筆用于祈福、辟邪和收藏、紀念以及定情的習俗。相傳古時一書生上京赴考,以胎毛筆為文,竟高中狀元,故又稱狀元筆。
自唐代以來就有制作胎毛筆"(胎發(fā)筆)的習俗,唐朝詩人齊衛(wèi)《送胎發(fā)筆寄仁公詩》中有"內(nèi)為胎發(fā)外秋毫,綠衣新裁管束牢"的詩句,便是極好的明證。
所謂胎毛筆 即嬰兒出生后剪下的頭發(fā)做成的筆,是小寶寶離娘胎后可留作紀念的,它具有人生僅有一次的自然發(fā)鋒。首次剪下的頭發(fā)具有先天之靈氣,非常珍貴也是較具有珍藏價值的物品。
胎毛筆工作室的老師表示,剃胎毛也有民間習俗,每個地方都不一樣。寶寶的胎毛剃后,建議能馬上洗個頭,用清水即可。這是因為寶寶的頭皮很嫩,剃光容易傷到的,而且胎毛對頭皮和囟門有保護作用,剃掉了胎毛頭部散熱過多寶寶容易感冒,所以不必太早剃。
新生兒首次理發(fā)的胎發(fā)根據(jù)習俗是要留起來的,父母可以用胎發(fā)做成胎毛畫、胎毛筆,印章等有意義的物品。一般來說新生兒滿月后就可以剃胎發(fā)了,但也有些地方是在一百天的時候,地方不同習俗也會不同。
2)確認收貨前請仔細核驗產(chǎn)品質量,避免出現(xiàn)以次充好的情況。
3)該信息由排行8用戶自行發(fā)布,其真實性及合法性由發(fā)布人負責,排行8僅引用以供用戶參考,詳情請閱讀排行8免責條款。查看詳情>